面对疫情我们坦然面对,科学防治

以科学的方式认识肺炎疫情 许多人当前对于疫情的恐慌焦虑主要来自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的不了解、不确定。


要想克服这种恐慌焦虑心理,首先要树立信心 ,相信科学家一定能研究出战胜病毒的方法,相信人类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突发事件,相信政府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会有效;其次需要学习和了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学知识,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症状、传染途径、个人防护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再次,通过正式可靠的信息来源,了解疫情发展动态 ,信任权威机构所提供的信息,了解关于肺炎疫情的最新信息;最后,对于传言要分析,判断其来源的准确性,轻信传言只能是加重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以积极的措施预防肺炎疫情 预防肺炎疫情需要把基本的防护措施做好,这是克服恐慌心理的主要环节。


因为病毒是微小的,肉眼看不见,无法分辨感染者,这就容易增加人们的恐惧感。对待新冠病毒肺炎,虽然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它,不怕它;但在战术上还是要重视它,过度的麻痹放松和过度的担忧惊惶都不可取。 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很高,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都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表现。盲目的恐慌会影响我们正确的判断,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能做的事情上。 


除了按照国家要求做好科学防护以外,注意均衡饮食、定时运动锻炼、保证足够休息、通过放松方式减轻压力,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只要预防措施得当,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机会会大大减低,认真做好个人防护才不会有过度的担心。 以健康的心态应对肺炎疫情 人的心理状态和意志力是抵抗新冠病毒肺炎、战胜新冠病毒肺炎的有力保证。大量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大多数人在面对危机时都可能产生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但过分的恐慌、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和过度的担心会削弱我们身体的抵抗力 ,减低心理免疫力,反而更容易患病。 


面对肺炎疫情危机,首先要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否认存在负面的情绪;其次,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这些情绪,例如,找朋友倾诉、听音乐、读书、做运动、进行放松练习等 ,以积极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再次,尽快调整被肺炎疫情袭来而打乱的生活,适应变化,尽量保持生活正常化和有序, 即使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例如被隔离、工作暂时中断,也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做一些平常工作学习紧张忙碌而没有时间做的、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事情;最后,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越是危难之时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战胜新冠病毒肺炎需要勇气和信心,更需要必胜的信念。 


如果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和消极的心态,可以主动寻求热线或网上心理援助。只要心态健康、沉着,我们就有信心应对新冠病毒肺炎危机。 以集体的力量战胜肺炎疫情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中,得到支持和关爱,获取力量和信心。面对肺炎疫情危机,更需要人们之间互相鼓励,互相信任,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首先,当感到孤立无援时 ,应注意多与他人交流,把情绪表达出来,获得心理支持,使不良情绪很快减弱。其次,保持人际联系也是战胜逆境的好方法,例如,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方式和朋友交流, 既可以避免病毒的传播,又可以相互鼓励。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面临突发事件而处于危机状态时,有一种力量会使人们紧紧凝聚,空前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医务人员的全力救助,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国人民的团结互助,我们一定能群策群力,克服危机,获得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胜利。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